鴻海策略性調薪企圖有四:

 

1.工資一次調足,對中國政府有所交代。

 

2.利用媒體壓力,對其主要客戶產生綁單效用:

在目前的輿論氛圍,Apple、Dell和HP短期若轉單,恐坐實血汗工廠原兇的指控,遭致社會輿論撻伐。鴻海之後必然會利用這種效用,進行成本轉嫁的協商談判。

 

3.增加鴻海的談判議價空間:

在產品報價上,人工屬於製造成本的一環,代工廠在成本計算時加計人力工時予品牌客戶,外來就算法全部轉嫁,亦可減緩商品跌價趨勢。

 

4. 對下半年旺季人工需求預作準備,並轉嫁壓力給其它電子廠。

 

因此鴻海這次的調薪計畫,隱含了多重的策略性意圖,後續對於整個產業經濟的衝擊,值得繼續追蹤觀察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ioeconomis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